2025年6月18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罗希副研究员做客“名师讲坛”,做题为:“生物反应器核心传质组件的数字化设计趋势分析”的学术报告。
在微生物发酵或干细胞培养等复杂反应过程中,如何在工业规模的生物反应器中平衡搅拌均匀性与流场剪切柔和性,是反应器设计、放大、操作优化及过程强化的重要技术难题,需要从流体动力学、传递过程、细胞生长和反应动力学几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罗希副研究员所作报告围绕“结构-流动-传质”这一核心链条,剖析了不同桨型如何通过诱导局部流场与气泡分布,影响传质通量与细胞适配性。提出了通过流体动力学与生物反应动力学耦合的模型建立生物反应器关键传质的快速设计平台的必要性。
报告结束后,罗希副研究员访问了一碳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与团队的科研人员和学生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罗希副研究员分享了在生物反应器核心传质组件的数字化设计领域的经验,并就目前的项目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了在设计生物反应器关键传质等领域的合作想法。
罗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物药制备与递送全国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获得研究所“BR计划”资助。长期从事生物医用材料制造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相关研发工作。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 项,日本专利 2 项;作为负责人承担项目包括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课题、中国科学院XD计划课题、北京市青年基金以及多个企业合作项目。曾担任“一带一路”大健康论坛秘书长举办国际会议并获得最佳组织奖。担任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组织再生与修复分会专家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获得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 CAIA 奖等多项学术奖励。

